时时彩二星组选走势图

洞庭湖畔, 寻找传说中的三苗古国

《湖湘一万年》第四集《南疆古国》播出——

洞庭湖畔,寻找传说中的三苗古国

余立军 卜亚琳 黄靖 龙文泱 邓翔 魏瑞娟 黄煌

横亘绵延两千余里的九嶷山,峰峦如剑,奇峻险秀。相传,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舜帝,曾在征伐三苗的途中,在这里溘然长逝。

时至今日,九嶷山巅的舜帝庙仍旧香火不绝;而舜帝与三苗那段古老而神秘的传说,却悄然隐没于历史长河,仅在古籍中寻得些斑驳痕迹,引人遐思。

七星墩遗址发掘区现场。(资料图片) 王良智 摄

“昔三苗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战国策·魏策》记载,三苗曾活跃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一带。如果文献记载的三苗古国确实存在,我们是否真的能在洞庭湖畔找到它的踪迹?12月5日晚,央视播出的《湖湘一万年》第四集《南疆古国》,带领大家一起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洞庭湖畔三苗古国的存在与消亡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古称澧州,它北连长江,东接洞庭湖,中部为宽阔的澧阳平原。

1975年,考古人员在南距澧县县城约10公里处的鸡叫城村,无意中发现一座史前古城——鸡叫城。近50米宽的护城河环绕此间,5000多年前,它便水阔澜安,不失恢弘气度。在鸡叫城遗址西南城墙内侧,考古人员发现一批木质结构建筑遗迹。

经考古测年推断,这些纵横交错的木头,均来自于4700年前,是史前大型高等级木构建筑群的一部分。其中编号为F63的建筑,布局呈现为严谨的长方形结构,从东到西面阔5间,室内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加上外围廊道,总面积为630平方米左右。

在没有大型机械动力的4700年前,大量巨型木材是怎样从城外运输至此的呢?靠近鸡叫城西北方的一条水渠——长河堰,进入了考古人员的眼帘。

经勘探,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长河堰在4500年前就已存在。在鸡叫城的周边,考古人员还发现了18条沟渠,每条沟渠宽10到20米,彼此间隔约200米,它们平行排布,分别连接主渠长河堰和张口堰。

这些人工挖掘的水渠,与鸡叫城外部的古河道相连接,并利用地势的落差,形成了一个流通顺畅的庞大水系。那些在城外砍伐的木材,正是通过这套水系,进入城中。

鸡叫城先民们依靠这套水利系统,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活动。与此同时,更多的社会组织行为出现了,社会阶层也出现了……

由此考古学者们大胆推测,这里或许就是传说中的三苗古国。

事实上,鸡叫城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此时的长江中游形成了以石家河古城超大型聚落为中心的史前城址群,迄今已发现20座属于这个时期的城池,其中4座位于洞庭湖北部的澧阳平原和澧水下游,分别是澧县城头山、鸡叫城,华容七星墩和南县卢保山。

在这些城池遗迹中,人们依稀可以捕捉到数千年前生活在洞庭湖一带三苗先民的身影。

出土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丁家山村的玉人首,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已发现的“三苗”形象,他头部戴冠,双耳戴环,眼角上挑,眼珠突出,唇厚颈长。与长江中游同时期遗址出土的玉人形象基本一致。

石门县出土的玉人首。

由此可见,在距今5000年左右,三苗族群确实活跃于洞庭湖一带,当时的人们在长江中游建造坚固城壕,收获金灿稻谷。

有研究学者将中国史前部落分为:华夏、苗蛮、东夷三大集团。以黄河中游地区的一系列“仰韶文化”类型及后续文化的族群为华夏,以长江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族群属三苗族群,而以黄河下游地区的大汶口文化等新石器文化的族群属东夷。

距今4100年前,为争夺土地和民众,华夏与苗蛮两大集团爆发冲突。尧舜领导的华夏族军队,取得了胜利。但是,三苗族并不愿意臣服,他们奋起反抗。舜为了压制三苗族,再次南巡,意外发生了。

“(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史记·五帝本纪》)这是史书中关于舜帝南巡的记载。

西汉前期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上,在九嶷山的核心区特意画了九根柱子,并标注了“帝舜”的字样。这表明,西汉前期九嶷山应该有祭祀舜帝的庙宇了。

继承舜所禅让帝位的禹,成为华夏族各部族的共主,也继承了尧舜统一天下的遗志。

距今4000年左右,禹乘三苗发生天灾内乱之际,亲率大军,突然侵伐。战斗异常激烈,三苗惨败并被彻底征服。

长久以来,关于两个部族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仅处于文献记载之中。人们对于它的真实性莫衷一是,直到今天的人们通过一系列新的考古发现,逐渐找到了关于这场战争的蛛丝马迹。

湖湘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共生

距鸡叫城100余公里处,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座距今5000年左右的古城遗址——七星墩古城。

值得一提的是,七星墩古城遗址出土了多件玉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七星墩遗址考古领队王良智介绍,遗址出土的一件最精美的玉器,叫玉凤,与殷墟出土的玉凤特别像,而且它的年代更早,“很重要的特点,它代表湖湘文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七星墩遗址出土的玉凤。

这件出土于七星墩遗址的玉凤,短翅收于身侧,尾羽高高翘起,头部却呈回望之姿,造型独特。在湖南的同时期遗址中,一大批重要的玉器陆续被整理出来,包括玉人像、玉鹰、玉璜、玉珠管、玉笄、玉柄形饰、玉钺等。

王良智分析,实际上从新石器早期开始,湖南发现的玉器一直很少。突然在距今4000年左右出现了这样的一批玉器,“那就是说我们本地是没有(这个)传统的,它应该是外来的。”

由此可以推断,4000多年前,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各部落之间存在着大范围的交流与互动。透过这些精美的玉器,不仅可以看到远古历史的痕迹,更能看到湖湘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共生。

在经历近千年繁荣后,七星墩古城突然发生巨变。考古资料显示,大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七星墩外城城垣废弃,遗址内出现了大量外来的三棱石镞,与本地盛行的柳叶石镞有着明显区别。

众多历史遗迹与线索纷纷指向一个事实:大约在4000年前,这片土地上曾爆发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外族入侵之战,而这场战役极有可能就是史书中所载的禹征三苗之战。

七星墩古城中,曾经耗费无数人力财力建造的城墙与屋舍,被粗暴地拆毁,密如黄蜂的箭镞射穿了七星墩人的身躯,而繁华一时的七星墩古城,也在这场战争中陨落。

在过去一千年的时间里,七星墩见证了长江中游文明的鼎盛,也亲历了繁华落幕后的凄凉。而自禹征服三苗后,史料中再难以寻觅到关于三苗古国的只言片语。

三苗之后,长江中游的文化似乎进入了一段漫长的沉寂与重组期,史前社会的辉煌篇章似乎戛然而止,但正是这份沉寂,孕育了更加坚韧与深邃的力量。